一、安装前准备
○
确保安装环境干燥、通风良好,避免高温、潮湿或腐蚀性环境(如强酸、强碱场所)。
○
相对湿度应≤95%(+25℃时),安装温度≥-10℃,防止因环境因素影响电缆性能与安全。
○
准备电缆剥皮工具、接线端子、固定材料(如专用挂钩、扎带)、压接工具等。
○
检查电缆外观,确认无破损、压扁或绝缘层损伤,保证所用电缆质量合格。
○
依据设备要求选择合适电缆规格(如芯数、截面积),确保电压等级(通常为300/500V)和耐温范围(-40℃至+50℃)与实际需求相符。
二、安装过程要点
○
最小弯曲半径≥10倍电缆外径(MHYVR型),其他型号一般为15倍外径。
○
避免过度弯曲造成屏蔽层断裂或内部导体损伤,敷设时保持电缆自然弯曲状态。
○
使用专用电缆挂钩或扎带进行固定,悬挂敷设时建议间隔1~1.5米加装挂钩,防止长期受力变形。
○
在井筒内采用专用电缆卡箍固定,有效防止自重拉伸损伤。
○
避免与高压电缆、变频器等强电磁干扰源平行敷设,建议间距≥0.3米。必要时可采用金属管或屏蔽槽进行额外保护。
○
优化线路走向,减少交叉和重复铺设,降低信号干扰风险。
○
屏蔽层须单端接地(通常在控制柜侧),接地电阻≤4Ω,防止地环路干扰。
○
确保接地良好,避免因接地不良导致电磁干扰增强,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与系统稳定性。
三、连接与接头处理
○
剥离绝缘层时需小心操作,避免损伤导线,确保芯线完整。
○
根据现场环境选择焊接、压接等连接方式,保证接头牢固可靠,接触良好。
○
在瓦斯等爆炸性环境,接线盒需符合Ex d I Mb标准,密封圈要压紧电缆护套,杜绝安全隐患。
○
接头处须做防水处理,防止进水导致短路或绝缘性能下降。
四、安装后检测与维护
○
用兆欧表检测电缆绝缘电阻,确保数值在合格范围内(通常≥20MΩ),避免绝缘不良问题。
○
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屏蔽层接地电阻,保证≤4Ω,确保屏蔽效果和抗干扰能力。
○
进行信号通断测试,验证电缆线路连接正确无误,传输性能达标。
○
电缆敷设完成后,应在两端及关键节点粘贴标识,注明编号、规格、用途等信息,便于日后维护与管理。
○
建立安装及检测记录档案,便于追踪电缆运行状态与故障排查。
○
定期巡检电缆外观,检查护套有无破损、老化,固定点是否松动,接头是否受潮或发热。
○
对屏蔽层、接地系统进行周期性复测,确保长期稳定运行。